古代为什么有“陪嫁棺材、寿衣”这种民俗,蕴含着母亲对女儿什么心愿?
棺材,亦称寿棺、枋、寿枋、老房、四块半、十大块,是承载人类遗体的柜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装着遗体的棺材称为灵柩。棺材可以用不同的物料制造,最常见的以木制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棺材以在农村最为实用,几乎每位农民死后都会用棺材装殓尸首,也有人由于其他原因死后要被火化了,但是也会在死前让子孙将自己的骨灰装在棺材里,他们都喜欢这种土葬的方式,以保存尸首的完整,寓意深远。
寿衣,装殓死者的衣服,是指为亡人穿戴的衣服,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目前市面上分古装、现代装以及一些地区特有的款式,布料一般采用腻子、印花布、丝绸等,做工精美,是中国文化习俗的不可或缺一部分。
大家不要觉得当时陪嫁棺材很晦气。棺材谐音“升官发财”,有棺材陪嫁,寓意夫家不久就会走运发财,为的是讨一个喜头。最重要的是,古时人们对于“死”后的安身之所非常重视。不仅墓葬之地要先进行风水堪察,就连棺材也决不能马虎打造。公婆如果看到儿媳的嫁妆里有棺材,不仅不会觉得不详,还会觉得亲家十分知礼、周到妥帖。
其实我倒不觉得棺材、寿衣晦气。但是也不喜欢,因为看到棺材就会想到去世的人,还会想起从小就害怕的僵尸,所以更多的是害怕。陪嫁棺材和寿衣,我觉得蕴含着母亲希望女儿以后能过上好的生活,生活幸福美满,并且在人生的最后更能由一个美满的结束。
揭秘古代新娘的陪嫁嫁妆都有什么呢?
人生大事,一定不敢怠慢,嫁妆这个事情,从古流传至今,一直都是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古代新娘嫁人的时候都会有什么嫁妆呢?寻常女子出嫁,彩礼往往也是三五抬,富家女出嫁,就可以达到数十抬上百抬,这里的抬是轿子的数量。若是人份高贵的皇家,就堪称十里红妆了。
中国古代结婚有"三书六礼"之说,其实也就是一些繁文缛节。大家都知道古代婚姻多是由双方父母包办,还讲究门当户对,因此免不了繁琐的礼节。另外,很多古装剧中,一对男女"三拜九叩"之后也就成了夫妻,好像并没有婚姻登记之事,其实不然。据《周礼》记载,在周朝时期国家就设立专门管理婚姻登记事务的部门,从事这一职务的人叫做"媒氏"。专门负责给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颁发"婚书"。不仅有官方的婚书,还有民间的婚书,指的是通过媒人私下签署的婚约,被称为"私约"。在历朝历代也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结婚登记,不然就不受法律保护。领取完"婚书"之后,就到了最为重要的时刻,新娘出嫁。从古至今新娘出嫁都有陪嫁一说,有些封建习俗已经消失了。
这么多抬轿子里得是有多少嫁妆?岂不是跟搬家一样?
很多轿子里装满的是食物比如鸡鸭狗猪大雁等,猪狗是哪个时候很重要的家庭财富,用陪嫁女儿也是属于重要财物。大雁则是当时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必须带礼物,所谓"执雁为礼"
毛巾脸盆鞋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丫鬟妹妹七八个,丧衣蓑衣棺材板等等。
在封建社会,女子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在未出嫁时对男女的房事一窍不通,为了能够尽快进入夫妻生活,早生贵子,结婚之前,娘家都会拿出来一本图册让女子悄悄观看,掌握知识是必须的。
在封建社会女子的贞操十分重要,一旦没结婚就失去的话,不但影响婚姻,还会对整个人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女子抑郁,甚至自杀。所以为了证明女子的贞洁,娘家都会陪嫁一张白被单,在洞房花烛夜之时放在床上,第二天白被单上出现红色来证明自己的贞洁。有些地主家或者大户人家的父母第二天一早也会前来观看。
中国古代富家女在结婚时,为何娘家要为其陪嫁棺材?
中国古代富家女在结婚时,娘家是要准备田产、棺材、寿衣等陪嫁用品的。田产大家都能理解,为什么连棺材和寿衣都要陪嫁呢?其实有两个原因,第一娘家陪嫁棺材和寿衣,显示娘家在经济上比较富有,出嫁时有丰厚的嫁妆,死后也不会用到夫家的财产。而另一个原因,在中国博大的语言文化中,棺的谐音字是官,材的谐音字是财,陪嫁棺材的话,就是希望能给夫家带来官运和财富。而且在古代棺材的价格其实是不便宜的,所以在古代富家女结婚时陪嫁棺材是非常有面子,而且当时非常流行。
特别是在安徽地区,女方在结婚之前,娘家都会定做一对大红棺材作为陪嫁品,而且在迎亲队伍中,大红棺材必须走在嫁妆的最前面,同时后面要紧跟两个扛红漆棺凳的人 ,棺材的外面要罩着红色喜庆的大红绸缎,代表着喜庆。棺材里装着麻布和白布,这些麻布和白布据说是将来留给他们的子孙们披麻戴孝用的。
其实在古代,男女双方的结婚程序比现在可复杂多了,古代娶亲,男方要三书六聘,三书分别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聘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而女方要陪嫁嫁妆,陪嫁这个风俗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辕颇在春秋是征收土地税务的,他将征来的税收作为他女儿的嫁妆,之后到了战国时期,女方陪嫁嫁妆已经成了当时普遍的社会风气。
陪嫁的东西除了平常的生活用品之外,像房子,土地,生产工具都可以当做嫁妆,女方陪嫁品的多少跟女方的家庭经济能力密切相关,像一些古代官宦子女都会让女儿的侍婢作为陪嫁,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陪嫁丫鬟。比如红楼梦中的凤姐王熙凤,她的陪嫁丫鬟平儿就被纳进了贾府,被贾琏纳为妾室。除了平民百姓嫁女须要陪嫁嫁妆,皇亲贵族也不例外,并且他们的嫁妆更为丰厚,到了明清时期,“厚嫁”之风盛行 ,女方的陪嫁品也越来越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