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代民窑瓷器缠枝莲青花双喜字罐价值多少
您的东西是青花勾莲双喜字小酒壶,年代应该是晚清民国,应为青花的颜料基本上是洋蓝了。普通百姓嫁妆瓷,存世量很大,价值不高,但此器型较少见。三个价值在2000—3000元。
求鉴定!年代、真伪
器物年代:民国
器物名称:粉彩富贵白头纹大盘
此盘为典型的民国民用瓷器,为中国北方乡村用于嫁娶时普遍使用的整套嫁妆瓷中的一件。
此套嫁妆瓷全套共计十件,取十全十美之意。整套瓷器计双耳大瓶两件、将军罐两只、凤尾尊两只、冬瓜罐两只、大盘两只。画片全部采用富贵白头,象征对新婚夫妇生活富裕、白头偕老的祝福。
这类瓷器在北方乡间很普遍,也有不少此类嫁妆瓷在北方女子嫁到南方时随着新娘流传到南方。当时北方各地窑厂都有烧制,烧制量巨大,流传到现在的数量很多,有的老派人家到现在还将祖辈留下的这种嫁妆瓷继续使用。
由于存世量过高,年代又较近。故在收藏圈内只能算是入门级收藏品,价格不高。
此大盘在收藏品市场上,如完好无损,市场价格1200元左右,该盘有伤,价格已大打折扣,市场价格不超过500元。
喜嫁瓷的来历有什么典故?听说和古代公主出嫁有关?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瓷器开始成为结婚嫁娶必备之物。当时的大户人家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来形容嫁妆的丰厚,而在浩浩荡荡的“十里红妆”中,瓷器是必不可少的陪嫁之物。
新娘头顶龙凤呈祥的红盖头,新郎身穿传统礼服,古色古香的桌椅陈设中,大红灯笼晕染出喜庆吉祥。伴随着琴师手中的古琴奏出韵味十足的乐曲,一场传统的中式婚礼将来宾们带入了雅致古典的文化氛围。而最吸引目光的,还是婚礼上摆出的“嫁妆瓷”。早生贵子、大吉大喜、花开富贵,喜庆吉利的名头配着古色古香的器型和精致细腻的工艺。
其实民用瓷器在清代可以说是寻常百姓家婚嫁习俗的必备之物,但是现在民间这些东西越来越少见了。回溯嫁妆瓷的历史,“嫁妆瓶”不可不提。清代末年直到民国期间,距离我们生活最近的粉彩或青花大掸瓶,它即可用于放鸡毛掸子,又可作陈设瓷,因其出现于嫁妆中,俗称“嫁妆瓶”。
嫁妆瓶的大量出现,是在清中期的乾隆、嘉庆两朝,多为豆青釉青花,粉彩瓶当时较少见。在道光时期,釉色品种多起来,除豆青釉青花或粉彩外,窑变釉瓶也较常见。在造型上看,多为盘口瓶。
到了同治年间,粉彩嫁妆瓶就较之前几朝多了许多。由于社会的不稳定,瓷器上多见祈求平安幸福的题材,这与当时人们普遍的思想追求分不开。这时瓷瓶的造型也逐渐由盘口瓶转向撇口瓶,粉彩的嫁妆瓶已开始大量出现。
光绪、民国时期,一般较富裕的家庭嫁女陪嫁掸瓶几乎已成定制,景德镇各窑口加大了生产数量,这时的嫁妆瓶纹饰题材更加丰富,而且粉彩嫁妆瓶的数量已超过了青花瓷器,诗文也开始出现于瓷瓶上,盘口瓶在减少,撇口瓶基本上占据了所有的嫁妆瓶。从纹饰的内容上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题材: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吉祥图案、花鸟、仕女婴戏等。
神话故事有群仙祝寿、八仙过海、麒麟送子、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等,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仙境的一种向往。历史故事主要是三国人物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让徐州、群英会、辕门射戟等。寓意社会伦理道德的有:孟母择临、八蛮进宝等。吉祥图案有:福、禄、寿、鹤鹿同春、富贵白头等。仕女婴戏主要表现仕女在庭院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的情景,表现了仕女悠闲恬静的生活。在瓷瓶背面上的诗文,主要是与主体图案相关的内容,诗文多以行草书之,并落之时期与姓名。
嫁妆瓶被俗称为“掸瓶”、“胆瓶”。是清中晚期到民国期间中国汉族传统婚姻女方陪送的瓷器花瓶。
【嫁妆瓶】按大小分可分为150件、200件及300件等几种形式。多少件是指陶工制坯时所用泥胎块的数量,数量越多制作出来的器物就越大。行内将其引用为术语,主要是指器物的高度,如150件的高度为40.5——45.5公分,300件的高度为56——61公分。嫁妆瓶按色彩分可分为青花、青花加彩、粉彩、浅绛彩等几种形式。与之相关的嫁妆为:一对嫁妆瓶、一面台镜、一对帽筒、一个座钟、一对木箱。最常见的摆法为:一对嫁妆瓶中间放一面镜子;一对帽筒中间放一个座钟。均被摆放在木箱上。象征平静的生活。有些富裕家庭也有陪送茶叶罐、将军罐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