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识人术
《曾国藩年谱》里记载有这样一段话:
江公素以任侠自喜,不事绳检。公(曾国藩)与语市井琐事,酣笑移时。江公出,公目送之,回顾嵩焘曰:"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时承平日久,闻者或骇之。
乍一见面,即预料别人必将建立功名,而且又会死于节义,不光是听者不信,就是江忠源本人要是听了也会大吃一惊。当是时,谁也无法预料到会有太平天国这种战事发生,此时离太平天国造反尚有数年之遥。若干年后,曾国藩的这番预言竟然都一一应验。
再举一例。曾国藩在见到恭亲王奕欣之前,曾看到一张他的照片,曾氏就对他的幕僚说了这样一番话:此人倒是一个翩翩美少年,可惜举止略微轻佻了一些,看来难以托负重任;身处周公之位,却无周公之望。还有一回,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带三个人来见曾氏,曾从外面回来,目不斜视三人,坐定,李鸿章请老师派此三人的工作,谁知李刚开口,曾国藩便径直把三人的工作分派待定。原来曾国藩只看他们的面相即已知他们各自所长。据载,曾国藩对"相术"颇有研究,并且总结道:斜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主意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
曾国藩识人有术,如今也渐为世所公认。那么,他识人凭的是什么呢?
曾国藩识人之道,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他深知人物心性才情变化的九大征状。"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哪九征呢?"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这实际上就是九种识相之法。观神识人,可以辨别他的忠奸贤肖;观精识人,可以看出他是否聪明;观筋识人,可以识出他的胆量;观骨识人,可以知道他的强弱;观气识人,可以发现他是否沉得住气,是否具有临危不乱的素质;观色识人,可以知道他的情绪状态,厚道之人,气色温和柔顺,勇敢之人,气色刚毅,聪明的人,气色豁达;观仪识人,可以识其修养高低,"端庄厚重是贵相";观容识人,可以识其内心品质;观言识人,可以判断其性格,所谓言为心声,性急之人,说话爽快;性柔之人,说话平缓。
冰鉴解释曾国藩相术口诀:
曾国藩相术口诀解释为:
邪恶的人眼睛细小,呼吸急促;正直的人双眼有神,呼吸均匀。
说真话的人嘴唇没有异常;说谎话的人由于心理紧张,嘴唇略颤抖。
功名的大小就能看出人的气概,气质非凡博学多才的人功名小不了。
通过大富大贵就能看出人的精神,大富大贵的人精神饱满,贫穷的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变的精神萎缩。
主意看指爪指的是手相了,手指特别直代表着昂首挺胸,说明看事情拿主意的是你,手指弯曲,说明自己看事情毫无主意,还需要别人指点。
脚筋有点粗说明有风波被迫长途跋涉的逃避,脚筋细说明毫无风波。
要看是否有条有理,就要通过言语来看,词不搭嘴,语病特别多,就说明没有条理。
曾国藩招聘人才,特别关注眼睛,眼圆而动,晃来晃去,太机灵,不诚,善变。这种人可能关键时候靠不住。对答不畅,但眼睛不会晃来晃去,便可靠。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目清而不定,人明白但滑头。
扩展资料:
1、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2、《冰鉴》是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
《冰鉴》为我们普通人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一部真正的智慧经典,不仅可以跨越他所属的领域,而且可以跨越时空!
《冰鉴》一书对后世影响颇大,蒋介石的相人之法,就得益于《冰鉴》。他在安排重要人事时,也常常观察其相貌颜色,以决定用否。蒋纬国在担任三军大学校长期间,该书曾被指定为学生的重要参考书。该书曾在大陆绝迹几十年,近年被整理出版,深受读者青睐。
3、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冰鉴
曾国藩有哪十三套学问?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清史稿·曾国藩传》载: "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曾国藩相术口诀: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
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曾国藩相人术口诀
曾国藩是台湾著名学者。
曾国藩相术口诀解释为:邪恶的人眼睛细小,呼吸急促;正直的人双眼有神,呼吸均匀。说真话的人嘴唇没有异常;说谎话的人由于心理紧张,嘴唇略颤抖。
功名的大小就能看出人的气概,气质非凡博学多才的人功名小不了。通过大富大贵就能看出人的精神,大富大贵的人精神饱满,贫穷的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变的精神萎缩。
在曾国藩看来,上唇薄而下唇厚的人讲义气,上唇厚而下唇薄的人则大多是凉薄之人;功名看气概,其实这里的气概就是气质的意思,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与生俱来的这种气质。
扩展资料:
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在他的《论语别裁》一书中谈到: “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
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曾国藩以善识人著称,为何五女却有四女嫁错郎?
曾国藩被认为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仅有的“两个半完人”(立功、立德、立言)中的那个半个(另两位为孔子与王阳明)。由于年代相对较近,曾国藩在朋友圈特别火,而成为了正能量的典型人物,通常都被视为一位资质平庸之人,却通过自己的勤勤恳恳、按部就班,而成就了三不朽的功绩。
同时曾国藩又以识人、相面而著称,并著有《冰鉴》一书,总结出了识人的一套学问。如其相术口诀有: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涵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以及: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等等。为识人、相面学总结出了一套理论基础。
但颇具讽刺的是,以识人著称的曾半仙,却在择婿问题上有失大师水准。曾国藩生有五女,而有四女所托非人。其长女曾纪静,生於1841年,被曾国藩许配给好友袁芳瑛之子袁秉桢,袁秉桢为人浪荡,不学无术。曾纪静嫁得极不如意,与丈夫感情不和,久忧成疾,终身未有生育,晚景凄凉。
次女曾纪耀,生於1843年,被曾国藩许配给好友陈源兖之子陈松年。而陈松年有隐疾,早早就去世了,曾纪耀亦未能有生育,而收养了两个女儿。三女曾纪琛,生於1844年,被曾国藩许配给罗泽南之子罗允吉。而罗允吉性情尤为暴躁,稍不如意便对曾纪琛大发雷霆。而婆媳关系更是糟糕,罗允吉之母悍厉刻薄,曾纪琛家风甚笃,只得忍让顺从。其后生有一子却不幸夭折,至此未生有男孩。曾纪琛便主动请求丈夫纳妾,以为夫家传继香火。
四女曾纪纯,生於1846年,被曾国藩许配给郭嵩焘(近代第一位驻外大使)之子郭依永。曾纪纯与郭依永虽算是举案齐眉的一对,但郭依永却英年早逝,仅成亲三年,曾纪纯便成了寡妇,含辛茹苦抚育两个幼子,於35岁时病亡。五女曾纪芬,生於1852年,嫁给了聂缉_,是曾氏五女中婚姻最为幸福的一位。聂缉_在曾国藩的树荫下,并受李鸿章器重,以帮办滇捐局起家,而至上海制造局总办,其后历任湖北巡抚、江苏巡抚、安徽巡抚、浙江巡抚。
相面之学,虽听起来头头是道、神乎其神,但理论毕竟还是理论。知人、识人最难,唯有长久相处,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孔子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子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复姓澹台,名灭明)。孔子也有一套识人的理论,却也犯过两次错,况乎曾国藩哉?
曾国藩 | “笨”,是一种大智慧
如果你想“成功”,又觉得自己很没资质,你可以了解一下曾国藩。
如果论中国历史上最功成名就的人,估计曾国藩会排在前几位。
他的学生李鸿章却曾经当着他的面说他“儒缓”,就是反应有点慢。说是反应慢,意思就是笨。
但曾国藩的“笨”,其实内有乾坤。
曾国潘
1811.11.26-1872.3.12
晚清“中兴第一名臣”
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
01
道光十二年,湖南学政正在批阅秀才考试试卷,看到一篇文章,急得起来大骂:
“什么鬼文章,文理浅薄,竟然也敢来考试!”
左右的人急忙劝住,说此人成绩还好,不如给个佾(yì)生他当当。(佾生算是半个秀才,下次考试可免县试、府试)
学政还没下气:“佾生就佾生,但我一定要把他晾出来,悬牌批评!”
于是,这次考试除了放榜,还有一道别具一格的批评牌, 而牌上的主角,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一看,脸都红了。
这件事,后来被曾国藩引为生平五大耻辱之一。
之前, 曾国藩已经考了五次都落第, 到现在总算赶车尾考上了,还要被人当众批评。
看到这里,估计天下考试不好的学子都在心里窃笑:好一个曾国藩,当年也不过如此。
02
正因为曾国藩知道自己资质不高,所以从来不用巧劲,该下苦功夫就下苦功夫,包括打仗。
他“一招鲜,吃遍天”的打仗策略就是: 结硬寨,打呆仗!
他带领清兵子弟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紧守南京(当时叫做天京),双方坚持不下。
士兵来问他:主帅,我们已经围城了,什么时候攻进去?
曾国藩说:不攻。扎营结寨,不准妄动。
半个月后,士兵再来问他,也得到同样答复。
一年以后,士兵又来问,还是得到同样答复。
太平军天天向城外张望,清兵都好像没有动静。天京城内虽然紧张,但也不无一丝暗喜:
看来这个曾国藩与传说中一样,真是呆,等我们援兵一到,你就知道厉害!
其实,这正是曾国藩高明之处: 跟太平军这些土匪正面迎战,肯定没人家跑得快,况且人家还在南京城内,著名的易守难攻之地。因此, 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支撑一天是一天,等待时机的到来。
结果, 他的壕沟日益坚固,硬生生的在南京城外建了个外城。
太平天国的援军想攻攻不进,天京城内的守军想出也出不来,活活在城里给憋死了。
曾国藩一举荡平乱党,成为乱世英雄。
“笨”不是一个坏词,曾国藩以此时刻警醒自己,慎重慎重再慎重,即使再强大的敌人,也没有功不克的道理。
03
曾国藩克服自己“笨”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一个字—— 勤 。
于是他留下了一句最简单又最有用的格言:一勤天下无难事。
其中一个勤字,包含五个意思: 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心勤
身勤 , 是身体力行,亲自办事;
眼勤, 是勤于看书,也要勤于阅人;
手勤, 是勤写字,包括写日记、写家书;
口勤, 是锻炼口才,但不出口伤人;
心勤, 是时刻反省,锻炼心意。
五勤到手,天下我有。
比如眼勤,举个例子:
李鸿章是曾国藩弟子,曾经带过三个人来见他。
曾国藩只瞧了瞧他们三个,就对李鸿章说: “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李鸿章惊呆了:“老师,我还没介绍他们呢,你这么快就派给他们工作。”
曾国藩说:
“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的面前时,
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
中间那人表面上必恭必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
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材。”
而这个大将之材,后来就是立下赫赫战功的 台湾巡抚刘铭传。
曾国藩把自己识人看相的绝技总结出来, 写成了一本奇书叫《冰鉴》。
资质多高真的无所谓,重要的是有没有心去训练自己,还要坚持不懈地训练。
04
正因为他很会识人,所以曾国藩从来不会乱给朝廷推荐人才。
在他手下被推举升官的人,不过百分之二三。而在其他大臣手里,百分之二三十的属下都升任了,因此他手里总是留不住人。
这也是曾国藩“笨”的一方面。 当然,他后来就越来越精了。
为了能够让自己势力扩大,他此后连续保举人才,在他手下保举的武职总有十几万人,连从未上过战场的人他也要推荐。
以前他从来不与官场的收受礼物之风混同,但发现官僚们都跟他过不去了, 于是他自己就开始立了个“小金库”,好作自己在官场打点关系的应酬之资:
下属官员给他送礼,他随便挑选一些收下,剩下的原路退回。
容闳是他的幕僚,当年曾国藩曾经拨给他公款68000两银子,让他去美国买设备准备洋务运动。容闳回国后,要送礼以报当日知遇之恩。曾国藩叮嘱儿子:
他送的礼,你也别不收,但也别多收,20两银子之类的礼物你就收下好了。
就这种处理方法,他的“小金库”攒得满满当当的。 但其实要打点关系,并不需要小金库里全部的钱。
剩下的钱怎么办?他写信给儿子说: 散给穷人,但不要声张。
这就是在浑浊世道里的求生之道 :讲原则,也讲权变。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别人眼里也许有点笨,这时候就可以迂回聪明一点,牺牲一些无关紧要的道德要求。
这才是干大事者的魄力。
05
曾国藩深知, 自己的官场里的那些“混账事”,不能带到家里来,否则祸延子孙。 因此他的家训之严,是出了名的。
传说慈禧太后曾经问曾国藩:“汝夫人在家做何事?”
曾国藩回答: “不瞒太后,夫人在家不过七七八八。”
“何谓七七八八?”
“‘七’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八’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而曾国藩给自己子孙规定的格律更加明确,那是他祖父定下的八字家训:
猪、蔬、鱼、书、早、扫、考、宝。
也就是养猪、种菜、养鱼、读书、早起、洒扫庭除、诚心祭祀、善待邻里。
这些做法,在别人看来实在是自讨苦吃。
但曾国藩相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丰衣足食,家泽绵延。
06
曾国藩有个朋友,精通风水术数,曾帮曾国藩挑选坟地,最后挑中了湖南湘乡的东台山。
朋友告诉曾国藩,这块地风水极好,如果你葬在此地,以后你家族必定世世出举人、进士。
曾国藩一听:“哎呀,这么好的地,我不能要。”
朋友一听就傻了:“为什么啊?”
曾国藩说:“正因为这块地太好了,关系到一县的文运。 我占了这地方,湘乡的文运就被我曾家独占了,这样的事儿我不会做。 你再给我挑一块地吧,不用太好,能保佑我的子孙代代平安就好。”
看来到了最后,曾国藩也没有摆脱掉自己的呆气。
他平生有六戒,其中有一戒是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普通人争破脑袋去干的事,他不碰;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偏偏要多做。
但结果怎样? 曾国藩之后,曾家延绵百余年,人才辈出,香火不绝。
这就叫做惜福积福不享福,福反而能够久享。
金庸小说里边,郭靖也算是个笨小子。但就是这样的笨小子,最终成就了卓著武功、顶级名声。
书里面对他的评价是四个字:侠之大者。
曾国藩被称为中国历史完人,不仅是当官做到了极致,为人处世都达到了成圣不朽的地步。
因此也不妨可以称: 人之大者曾国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