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历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0年冬至时间: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农历是冬月初七。
每年的冬至时间在农历十一月,具体日期难以确定,但总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冬至,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何谓冬至?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我们知道,节气是以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时,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相对位置来定的。太阳在黄经零度时为“春分”,以后每隔黄经15度为一个节气。当太阳位于黄经27度时,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17‘),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气候寒冷,称为“冬至”,即冬天到来的意思。
请问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12月22日或23日之间。以下是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每年的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之间:
2017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0:27:53,农历2017年11月初五。
2018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6时22分38秒,农历2018年11月16日。
2019年冬至时间:农历2019年11月27日12:19:18。
2020年冬至:12月21日18:02:12,农历2020年11月初七。
2021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时59分09秒,农历2021年11月18日。
2022年冬至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11月29日。
2023年冬至:农历2023年11月11日12月22日11时27分09秒。
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11月21日。
2025年冬至:农历2025年11月初一12月21日23时02分48秒。
冬至俗称“冬节”、“长节”、“子年”。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用土归观测太阳来测定冬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
在中国古代,我们非常重视冬至,认为这是一个大节日。有一种说法是冬至大如一年,有庆祝冬至的习俗。《汉书》说:“冬至将为太阳之灵,君为领袖,故恭喜。”人们认为冬至过后,白昼越来越长,阳气上升。这是一个太阳周期的开始,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应该庆祝。《晋书》记载“魏晋冬至,万国百官赞之...其貌不如郑丹。”解释古代对冬至的重视。
冬至节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一直流传至今。鲁甚至说“冬至大如一年”。这说明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自然转化,是上天的赐福。在汉代,冬至是“冬节”,政府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这是一个固定的假期。《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静下心来,众官不肯做任何事,不听政治,再择吉日省事。”所以在这一天,朝廷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境关闭,商旅关闭,亲朋好友互赠食物,互相拜访,过一个快乐宁静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这一天,皇帝在郊外举行祭天仪式,百姓在这一天祭拜父母长辈。仍然有一些地方庆祝冬至。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合之日。这一天之后,殷琦逐渐消失,杨琪逐渐成长。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在太和殿接到文武百官的问候。
冬至习俗
首先,吃饺子。
古语有云:“十月一日,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可见,冬至吃饺子是不可或缺的习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知府。辞职回老家后,他看到乡亲们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耳朵都冻住了。于是,他命令弟子们架起炉子,把羊肉和驱寒草药放在锅里煮,然后拿出来切碎,用面包做成耳形的“饺儿”。煮好后,分发给要药的人。吃完人暖暖的,耳朵热乎乎的,冻伤的耳朵也治好了。后人学着“焦耳”的样子,把它包起来做成食物,叫做“饺子”。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后一天开始数九,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冬天数九”。最后九天是十九,然后九天是二十九,以此类推,数到“九十九”就表示“九”用尽了。“九朵花开”,那就温暖了。进入第九年后,文人从事所谓的驱寒活动,选一个“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桌上九菜九碗,桌上九花九片,以得“九九”祛寒之意。
第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都有冬至祭天祭祖的习俗,还有一些地方庆祝冬至。每个家庭都给他们的家谱,祖先雕像,牌位等。到了家里的上层大厅,放置桌子,摆好香炉,供品等。在祭祖的同时,一些地方还会祭神、土地神,跪拜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庭兴旺,万事如意。
各地冬至习俗盘点
潮汕人在冬至吃冬节丸。
潮汕有句流行的话叫“冬节丸吃了就过年”,俗称“添年货”,意思是虽然新年还没过去,但大家都已经添了新的一年。孩子们最渴望吃这碗甜药丸。他们是不是经常晚上醒来问天亮了没有?可是,天空好像在和孩子开玩笑,总是不亮。所以有一句脍炙人口的童谣“冬天夜长,天黑前不煮甜丸”。
客人一家在冬至吃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的水最醇厚,用它酿造的酒可以保存很久,柔和爽口,香甜,后劲十足。因此,冬至期间客家人酿酒已成为一种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们往往会选择一个吉日,在市场上购买酿酒设备,把陈年的酒坛搬进小溪里,用黄沙洗去污垢,然后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放在阴凉处晾干。
四川东智吃羊汤
在四川,吃羊肉汤是冬至。羊肉是冬季的第一补品。专家指出,吃羊肉不仅能御寒,还能补益身体。可治疗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虚阳痿、腹冷痛、体虚畏寒、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虚、多病。
杭州人在冬至吃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一直到现在,杭州人都喜欢在冬至吃年糕。冬至期间,三餐都会做不同口味的年糕。早上吃加了芝麻粉和白糖的年糕;中午有炒白菜、冬笋、肉丝年糕;晚餐有酸菜年糕、肉丝和笋丝汤。冬天吃年糕,长得又老又高,以求好运。
广东人在冬至吃烤肉。
冬至这一天,大部分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习俗。其中,烧腊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的同时准备了一些腊肉和香肠做一顿饭,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
冬至日子好不好?2021年冬至是黄道吉日吗?
冬至日子好不好?
冬至的日子好不好,主要的是需要看是哪一年的冬至的。在不同的年份的冬至当天的日子好坏也是不一样的。而看日子的好坏,主要的则就是需要看黄历。
1、看黄历日子好坏
冬至当天的日子好不好需要看黄历日子当天的宜忌,如果当天是属于大事勿用,那么,在当天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不合适。若当天并不是大事勿用,则就是需要看黄历当天的所宜事项以及所忌讳的事项。
2、看黄历日子十二神煞
黄历日子也是会显示当天的十二神煞。黄道吉日是指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六神所在的日子。
3、看自己的生辰八字
一个日子是不是好的,其实和自身的生辰八字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生肖属相,接着则就是需要看当天的黄历日子所冲的生肖是不是自己的生肖,若是,那么,对于您来说,当天就不是黄道吉日。
2021年冬至是黄道吉日吗?
不是的, 2021年的冬至当天并不是黄道吉日 。
2021年冬至的时间介绍如下:
农历: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公历: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
1、看黄历宜忌
【今日黄历所宜】今日百事忌,宜捕猎,大事勿用
【今日黄历所忌】今日百事忌,宜捕猎,大事勿用
因为在2021年的冬至当天是百事忌,宜捕猎,大事勿用,所以当天并不是黄道吉日。
2、看黄历日子十二建日
当天是属于平日。在黄历日子中,将建日、满日、平日、破日、收日、闭日这六个所在的日子称之为黑道日。所以当天并不是黄道吉日。
3、看自己的生辰八字
2021年冬至当天是属于癸卯日,生肖为兔。2021年冬至当天兔日冲(丁酉)鸡。所以对于所有生肖属鸡的朋友来说,在2021年的冬至当天都不是黄道吉日。
2020老黄历日历查询 苏州冬至夜是什么时候
2020苏州冬至夜是什么时候
2020苏州冬至夜是12月20日,冬至的前一晚。
苏州冬至吃什么
冬至夜,每个家庭的小辈都要到长辈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盘.还有,最重要的一项祭祖、祭灶,除了鱼肉,还必用团子、糍糕,以示团团圆圆。
馄饨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2020年节气冬至扫墓最佳时间 为什么这天吃汤圆
在我国 冬至 的时候,有一些地方的人会进行扫墓祭祖的事情,而这个也是冬至当中的习俗之一,那么2020年节气冬至扫墓最佳时间是什么呢?冬至这天为什么会吃汤圆呢?
2020年节气冬至扫墓最佳时间
冬至日上坟扫墓是很多地方的传统风俗,如果当地对冬至日上坟的时间没有具体规定,那么在选好黄道吉日的前提下,是可以提前上坟的。一般情况下,冬至上坟可提早不可推后,但在我国一些地区,在冬至前三天和后四天的时间范围内都可扫墓祭祀,这要视各地传统习俗而定。冬至的时候,天亮的比较晚,太阳落山却比较早,上午9点---下午15点这段时间内,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会加强自身阳气。女性如果是生理期最好也不要去上坟,就算没有避讳也不要过度劳累劳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