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相学方面的书籍有哪些?
相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代,儒学大师荀子就说过:“相人古者亦有也”。姑布子卿就是春秋时著名的相士,同时期《左传》、《周书》中也有张仲景、华佗的一代名医据相学五行生克来判断吉凶及五脏六腑病症之所地,不过角度不同而已。三国时代还有水镜先生、孔明、徐庶等无不精通兵书战略、天文、地理、九宫八卦相术等。汉代许负,唐代的袁天纲、李淳风,宋朝陈抟,明朝刘伯温都在相术上有所发展,孔子说:“生死有命,宝贵在天。”“五十知天命”。
《左传》中就有文公元年公孙敖请叔福为自己的两个儿子相面的记载。其后名相士史不绝书,《史记》更辟有《日者列传》专章纪录相士事迹;东汉王充《论衡》虽以反对虚妄邪说为主,但对相术却给予了充分肯定(《骨相》);魏朝刘邵(著有《人物志》)和清代曾国藩(著有《冰鉴》)则更是以相学为基础,发展出了古代的人才学理论。曾国藩更以识人和得人享誉一时,其不仅发掘出了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一代名臣,其幕府中人才之盛,也是历代未有;这不仅足以说明曾国藩的人才学理论有其科学性,也证明作为曾国藩人才学理论基础的相学确是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的。
历代相学名家中,有史可查者甚多。其中提出了完整的相学理论的,以汉代许负为最早。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相人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据说,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著作,直至现在,很多相书中还提到《许负相耳法》(可能是后世托名著作)。《三国志》记载了很多相学家,如管珞、朱建平、柳无景等。 到了隋唐,相学的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隋书》记载有韦鼎、来和等名家;唐代袁天纲、龙复本、夏荣、丁重、刘思礼、袁客师等,在正史和野史中更是享有崇高的名声。宋代相学也相当发达,影响较大的相学家有陈抟、麻衣道者、僧妙应、妙方等,宋代文人苏东坡、黄庭坚等也好相学。明代的相学名家很多,并且出现大量的相书。相学家主要有刘伯温、僧如兰、张田、袁珙、袁忠彻父子。其中以袁家父子最为著名。相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永乐百问》,就是来自于明成祖与袁家父子的对问。袁珙有《柳庄相法》收入《永乐大典》,袁忠彻还有《人相大成》。后来流传很广的《柳庄相法》便与袁家父子有关。中国传统相学发展到明代的集大成之作《神相全篇》虽托名陈抟秘传,但注明为袁忠彻订正。清代在相法和相学著作的整理上有了很大发展。相学著作方面,《铁关刀》、《金较剪》最为简明扼要,《水镜集》、《相理衡真》则较为精到全面,是继《神相全篇》之后的集大成者。 民国时期则在相学的传布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这时期出现了很多比较通俗易懂的相书,其中以《平园相法》和《公笃相法》最为著名。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相学家和所留的相学书籍
相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约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之际。
《左传·文公元年》载:一次会葬中,公孙敖听说周天子派来参加葬礼的内史叔服会看相,便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叔服对公孙敖说:"谷可以祭祀供养你,难可以安葬你。谷的下颔丰满,其后代必定兴于鲁国。"《史记》、《吴越春秋》等史书中亦有关于姑布子卿、吴市吏等早期相者活动情况的记载。至战国,看相始流行。《增孔子·执节篇》载:魏安茵王问子顺,拜马回为相是否合适。子顺答曰:"长眼猪视者诡诈。"后马回为相,终以谄获罪。此时看相之术虽已流行,但主要作为一种参政手段被人注意,职业相士和严格意义上的相学理论尚未出现。两汉时期,相学得到迅速发展。仅刘邦一家看相的事迹,《史记》就有种种详细的记载。但凡汉代发迹显达之人,如丞相周亚夫,长平侯卫青,吴王濞,淮南王英布,将军李广,御史大夫倪宪等,都有命相故事传世。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连皇宫挑选嫔妃、采女都须经相士过目。随着看相习俗的广泛流行,此时相学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汉书· 艺文志》载有《相人》二十四卷。据《怀庆府志》记载,仅当时的著名相士许负就著有相书《德器歌》、《五宫杂记》、 《听声相形》诸种。两汉以后,迨至李唐,看相成为重要的社会职业,相书多达三十余种,一百三十多卷。此后宋、明两朝,看相风气发展到颠峰。许多相士成为显贵,不少知识分子、上层名流以浓厚的兴趣研究相学理论,大量相书充斥书肆。明以后,相术逐渐流向民间,成为江湖术士敛财养家的手段。自此,无论相学理论还是看相技艺都少有新的发展。古代相学名流群芳灿若星辰,如春秋时期的姑布子卿,战国晚期的唐举,汉代许负,唐代袁天纲、李淳风, 宋初麻衣道者、陈搏,明代袁忠微,清代陈钊等,皆负盛名。其社会影响不在同时代的达官显贵、文人学士之下。古代相学著作多不胜数,但大多数是相互转抄,自成体系又较实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神相全编》、《水镜集》、《相理衡真》等。其中又以托名五代术士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传最广,托名宋代陈搏的《神相全编》体系最完备。
关于面相的书,大家推荐几本
(1)《麻衣相法》作者:麻衣道者,麻衣相法是相术史上一部总结性划时代的著作,集前代相术之大成,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发挥,最终奠定了相术学的理论体系。在此之前的相术,并没有系统的论述,可以说自麻衣相法开始相术才真正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流年部位、十二宫、金锁赋、银匙歌、神异赋就是它的理论根基所在,凡学相术者必看此书。
此类书像 古籍阁 或者 易半仙 所藏的命理类的电子版书籍非常多
(2)《柳庄相法》袁珙,本书为清代古本,相传袁珙在看见仁宗时,脱口就说天子,看见宣宗就知必是万岁太子,见到姚广孝,相其是刘秉忠一类的人物,后来他的断语,都一一应验,由此可知其相术的神奇。
(3)《相理衡真》陈淡楚,本书是我国四大相书之一,为众相书之首,是相学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作者为了探究相术要诀,购买大量数术之书,精心研究20年,博通诸数术,探求相术起源,集百家之长,独树一巾,概述相理,细述玄机,讲述要诀,绘制图形,条分缕析,揭其纲领,敢于阐述古人未发之玄机,述古人未言之妙理,学通后则外可以视人,内可以治己,吉凶悔吝,均可前知,了如指掌。
(4)《冰鉴曾国藩》能够在清朝后期的乱世中扶持危局,曾国藩自有过人之处,尤为人称道者是他的识人之术,清代后期的人物,经他赏识和提拔的有名有姓有成就的有几百人,例如李鸿章、刘铭传、胡林翼等。这本书与其它相术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讲解的识人之术,因此对于管理者学习它就可以有识人的眼光,成就自己的事业。
(5)《相法陈公等》作者爱好相术,自己学习以后,用来相人,发现多不应验,于是放弃了相术,后来在高山游玩时,在山脚下遇到一个老人,偶尔谈想相术,他觉得相术不准,老人给他讲示了相术的活用之法,于是向老人请教,老人教给他法诀,后来用此法诀游历大江南北相人,很少出差错,作者又将前代应验的相术,进行注解,同时加上自己学到的心法,可以说是民国相术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6)《萧湘居士相法全集》作者萧湘居士,包括萧湘相法上下册、实证相理学、气色大全共四本书。
作者教授相术二十多年,经验丰富,本书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学过此书后,可知自己的命运;可印证家人之命运;有助于把握美好的良缘;可以快速识人,可谓奇验无比,在生活中可以从容把握进退良机。
自学风水,相术等玄术需要看什么书求介绍几本
这是我以前学风水和相术时看过的一些玄学书籍,比较适合你自学,其它看到此回答的网友不要追问我去里找这些风水术和相术的书籍,
我只说一遍,注意看图中两册书的右下角处,此两册风水和相术的书籍全出自于此
风水类书籍:
《地理家宝手抄本》《地理精蕴图书集成》
《地理全书-洞林照胆九宫篇》《地理三字经》《地理山洋指迷-清.周景一》
《地理枢要》《堪舆正论-韩国藏书》《堪舆说原》《赖布衣二十四山立向线法大全》
《龙缠度真本》《秘传阳宅望门断》《名墓点穴立向秘诀图说》—张九仪
《平阳地理玉函经》作者 无极子《三元通天照水经》《阳宅粹精》《阳宅真决》
《阴宅四大局秘传》(古籍)《阴宅制煞秘法》(古籍)《地理水法全成》
《地理四真全书》《地理演会》《地理要览-韩国网版》
《地理阴阳诀》《董绳遇-水法拣金》
相术类书籍:
《手相与人生]》《道教-面相手相宝典》《手相中隐藏的秘密》《中国手相学》
《五官相手抄本》《敦煌相书》《命理天机一掌经》《安徽相法神仙断》
《安徽相法过三关》《命相真谛陈镜伊》《命相真谛》《安徽古相法秘笈》
《命相钩奇》《五形相法》《刘伯温古相法过三关》《麻衣神相.真本》
《鬼眼相法》《中国秘传手相术》《五术-农民历-算命不求人》
《相学实战》《神相全编》》《[相学绝学:惊天眼]》《相面算命真相》
我国古代最精准的相书有哪些?高人赐教
您好!个人所知,我国关于相术的起源应追溯到三皇五帝,历代流传下来或有关于相术描述的著作有《易经》、《归藏》、《铁关刀》、《水镜集》、《德器歌》、《火珠灵》、《滴天髓》、《玉匣记》、《鬼谷子》、《永乐百问》、《神相全篇》、《三命通会》、《四柱命理》、《五官杂论》、《相理衡真》、《子平真诠》、《梅花易数》、《太平金策》、《奇门遁甲》、《水镜神相》、《平园相法》、《公笃相法》、《诸葛武侯马前课》、《麻衣神相》、《柳庄相法》等。唐代时期重要的相书是敦煌本《相书》。宋代相术达到鼎盛时期,其中《麻衣神相》影响最大,《麻衣神相》相传为北宋的一位相术之人麻衣道人所撰,是现存最早的对人体相貌进行系统叙论的相术著作。人的命运本来就不是生而定终身,但能从长相上侦破命运的某种密码,其"奇"也就在于此。明代的《柳庄相法》中国古代相书之集大成者,相传为明代相术奇人袁珙所作。相传袁珙看见仁宗,脱口就说"天子也",看到宣宗,就知必是"万岁太子"。袁珙的断语,日后一一应验,由这样一位相术大师撰写的相书,它的神奇可想而知。袁珙晚年自号柳庄居士,故此书谓之《柳庄相法》。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如有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探讨。
中国最厉害的相术书是什么
《太清神鉴》是《四库全书·子部》所收录的四部相术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相术学之集大成之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